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课教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学习研讨
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值此建团百年之际,习近平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和强调的几个重大问题,4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专题学习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的要求进行深入热烈的研讨。
“学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理论、强信念、提能力”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系列活动的重要任务和具体举措。会上,全体思政课教师积极发言,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党委书记董从华: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大事,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认真学习领会好此次讲话精神,并融入到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全校师生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坚定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玉溪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党委副书记、校长陆欣: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要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结合其他学科优势,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新性、标识性的研究成果。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引导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要把本土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云南省发展定位和目标、玉溪市十大产业链的重大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持续深化“玉溪之变”做出贡献。 党委副书记普发明: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了六个“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再次对思政课提出了要求,强调思政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是巨大的,我们的老师必须高度重视,倾尽全力上好思政课,旗帜鲜明地讲好思政课,把大思政和小思政结合起来,把大课堂和小课堂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睿: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时刻谨记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做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和忠实的传播者。心怀国之大者,用心教,启发青年学生,用心悟。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引学生成长;善用“大思政课”,激励学生奋斗;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把道理说清楚讲明白。让教学出精品,科研出力作,团队出名师,真正做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朝飞: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运用于国情、世情的分析,正确回答学生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做好“经师”;思政课教师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强道德修养,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成为“人师”。 思政课教师陶跃宏: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切实践行“两个维护”,必须全力以赴讲好思政课,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满意度,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革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后,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真信、真学、真用、真实践”。 思政课教师张毅: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明确思政课建设作为第一学科建设体系的使命和责任。传承好红色血脉,秉承好红色基因,引领好青年,是我们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要创新课堂教学,把思政小课堂寓教于典型案例和典型小故事中,于小故事大道理中发挥好精神动力作用,让我们的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成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奔跑者和引领者。 思政课教师包永明: 作为一名老思政人,要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思政课教师李雪娟: 哲社人的使命是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作为专职思政教师我们应该,永葆教育人初心,引领大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为有家国情怀、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强国青春力量。 思政课教师王辉: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年轻的思政课教师,要潜心治学,提高教学水平。要创新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既体现思政课的理论性,又体现思政课的实践性。在承担思政课教学的同时,要勇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拿出真本事,把眼力笔力脑力结合起来,回答时代之题,提高学术造诣,彰显中国之理。 思政课教师壮金燕: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用心、用情、用力,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努力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育人大课,为培养勇担时代使命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政课教师倪吕雪: 作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高校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学习的政治知识,并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学习,唯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才能在大学政治教育阶段准确的开展教学,而不是重复讲解,“跳跃”讲解。这将有利于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并更好地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使命。 思政课教师周思余: 身为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到达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紧抓专业知识、紧扣政策导向,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让学生愿意学、学得懂、悟得通。 思政课教师段小艳: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加快建构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和实践养成。努力用简单直白、通俗易懂的语言,以身边的好人好事、先进榜样,表达好、诠释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价值追求和实践要求,真正落实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思政课教师姜永秀: 身为专职思政课教师的我备感荣幸,无上光荣,使命神圣。要坚持立德树人之根本,做思想政治的引导者,讲好思政课、传播好中国好声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高标准做好思政工作,上好思政课,鼓励学生在青春的赛道上努力奔跑。 思政课教师张英: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用学术造诣讲好思政课,引导好学生。还要对相关理论和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创新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渠道,用通俗化、接地气的语言,使学生能够听得懂、乐意听。 思政课教师刘茜: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始终考虑自己合不合格,如果合格能不能做得更好。从认知上,要保持认知清醒,价值导向正确,做学生的知识和精神引路人;从感情上,要保持对教书育人事业的无限热忱,永远努力向前,做学生的贴心人;从行为上,做好表率,不断学习,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夯实人才根基、汇聚智慧力量。 思政课教师严萍: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平时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理清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贯通,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赋予教学以感染力和生命力,推动教学体系向学生认同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最终实现入脑入心。 思政课教师李姣: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能够一边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一边以中国经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学术研究做细做实,把握时代命脉,跟紧时代发展,回答时代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思政课教师张叶: 思政课程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生活的特定时代和社会环境为背景,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审思与研究,增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怀和解疑释惑,进而帮助他们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思想意识的主观认同。 思政课教师高艺瑗: 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制度和机制上充分关注青年的利益关切和发展需求,把青年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中国青年发展提供了确定性保障。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好中国青年经由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变化而向“第二个百年”质的飞跃之时的关键道路,启迪人生。 思政课教师何兰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希望中青年教师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要以“大先生”的标准要求自己,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不断汲取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教育教学本领,在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向更为宽广的未来。 思政课教师余侠: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认真领会讲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认真领会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任务,以认真贯彻落实这次讲话精神为契机,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讲好思政课。 思政课教师李云: 教师能培养什么样的人,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未来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成为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同时也成为涵养师德的“人师”。思政课教师肩上的担子只重不轻,上好思政课,将思政课与学生的技能知识、社会认知结合起来,真正为祖国培养一批德行技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教师柴建忠: 我们始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始终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育人目标。不仅要在课堂中、讲台上讲好、讲精、讲透、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对青年群体产生影响,让青年群体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 思政课教师徐冬梅: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鼓励同学们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做到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涵养德行,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自身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教师王语娇: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一般而言,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思想体系构建发生在轴心时代,先秦子学、魏晋玄学、汉唐佛学和宋明理学体现出以儒、道、释(佛)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构想。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到新时代话语的历史渊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